往月子中心出發!
同樣一段路,初為人父母時的我們和此時的我們
感受和心情都大不相同
上次有天翻地覆的惶恐;這次在車廂中心情平和,那種感受應該說是完整吧
十多年前相遇的皮皮和我,當時哪裡能猜想到日後我們會擁有兩個女兒
兩個媽媽甘願挨針挨刀換來的牽腸掛肚
即使只是兩年前,我們都還沒有勇氣再生個小寶貝
現在,手裡抱著小Jo
我感到生命的完整
踢芬妮和妹妹,是我們生命的延續
此後,我們就要牽著兩個心肝寶貝的手慢慢走
小Jo在媽媽懷裡睡得非常安穩
我們也很放鬆地聽著車內的古典音樂
月子中心到了
管理完善的月子中心,很快為小Jo洗澡、量體重、換上制服
護理小姐解說相關規定的時候
我才知道,雖然入住期間姊姊可以跟著住(當初就是確認過這點才放心下訂)
但是姊姊和妹妹卻不能接觸(不能同在房間)
姊姊來的時候,妹妹不是在嬰兒室、就是媽媽要在其他空房哺乳
姊姊離開,房間還要進行紫外線消毒20分鐘後才能讓妹妹進去
所以,整個月,踢芬妮都看不到妹妹了!
晴天霹靂啊
▲凱特家好友黃老爺一家,入住隔天就來看小Jo囉
皮皮到小姑家和公婆用午餐後
就帶踢芬妮到月子中心和媽媽團聚
大寶貝終於可以回到身邊
懸著好久的心才終於放下
妮妮說:「我不要再去姑姑家住了!」
月子期間,親朋好友都來探望
產婦就只需要梳頭、拿著手機下樓見客即可
不過大家要看小Jo卻只能透過視訊畫面
黃老爺家第一名,隔天就來訪
最開心的人就是踢芬妮
不但終於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睡覺,小凱還到新竹跟她一起玩
簡直迫不及待要和小凱一起賽跑了
▲脾氣平穩的小Jo,喜歡嘟嘴聽媽媽說話
這次月子,我每天用大風草水淨身
頭髮也用大風草水洗(最久撐1星期)
加上每天吹冷氣
完全沒有大熱天坐月子的辛苦
只除了傷口不定時的抽痛需要忍耐
因為第一胎的經驗,我們在醫院就懂得用按摩疏通乳腺
到了月子中心,客服人員第一天幫忙推散硬塊時
不像過去痛到叫不出來
大約連續三天,每次半個鐘頭左右搞定
接下來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供給小Jo足夠的奶量
衝衝衝啊
▲妮出生的日子剛過父親節,皮皮等了將近一年才度過第一個屬於自己的父親節,今年升格當兩個女兒的爹囉
只有前兩天,皮皮下班後到保母家接踢芬妮直接來月子中心
這裡畢竟只有一間房間,只有電視沒有玩具
妮妮在這裡就守著25台
不想悶壞孩子,之後,皮皮就帶踢芬妮先回家
玩積木、念故事、看巧虎或舞台劇dvd
接近睡覺時間才開車來月子中心
一家三口只能睡前半小時說說話而已
非常時期,大家都在忍耐
開學後,踢芬妮升級為大班
加入新同學後,小朋友們討論決定自己的班級是「飛機班」
父親節前夕,老師預告當天會讓小朋友打電話給上班中的爸爸
祝爸爸父親節快樂
去接女兒的皮皮,還收到踢芬妮為爸爸手作的禮物
媽媽懷孕期間,爸爸和女兒兩人一組出門玩耍、洗澡睡覺
妮妮越來越依賴親近爸爸
這個父親節,是五年來最甜蜜的一次吧
▲躺在姊姊寶貝的蝴蝶被上
話說小Jo的黃疸值,偏高到出院隔天就要到小兒科報到、抽血檢驗
一想到要在腳底扎針,媽媽就好捨不得
不過,這也是姊姊和妹妹這個月唯一一次相處的機會
等了40分鐘,結果出來,數值跟前一天一模一樣:13.1
醫生先問小Jo出生幾天(6天大),詢問活動力、哭聲強度都如常後
表示這應該只是一般的新生兒黃疸,回家繼續觀察就好
爸媽總算鬆一大口氣
接著帶姊妹倆回月子中心,折騰啊
▲餓醒後,總要哭上一陣直到被推來媽媽的房間
整個月子期間
凱特家分為兩組
爸爸和姊姊上班上學、週末覓食遊玩都在一起
媽媽和妹妹,則靠奶水相連
晚上12點後,小Jo就像灰姑娘一樣,由護理小姐推車送回嬰兒室
直到隔天早上8點半以後才和媽媽見面
在這樣悉心照料下,一個月間,小Jo由小小隻的2700g(出生後脫水體重)到3700g
連雙下巴都跑出來(可是雙眼皮卻不見了?!)
媽媽雖然睡得好、吃得飽
可是一次只能選擇一個女兒
在月子中心還是很難全然開心
還沒坐滿月子,就已經期待能夠全家人回家團聚
即使回到家要自己夜奶、把屎把尿
都心甘情願呀
▲回家前,月子中心安排洗澡課程
回家前的那個週末
爸爸帶著姊姊到嬰兒用品店採買(媽媽列出的採購清單)
從沐浴精到奶瓶刷、從脹氣膏到泡奶專用熱水瓶
只等妹妹回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