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傷痕累累
所以需要幽默公寓
這是我平衡式的閱讀旅行
      
    這個故事太哀傷了。起頭首段就是這麼一句話:「十九歲那年,丈夫第一次打了我。」是的,這是個家暴家庭的故事;吸引我閱讀的,是封底簡單的情節摘要-

十八年來,弗蘭妮藏著一個祕密,藏著滿身傷痕。

為了讓孩子能在父親的陪伴中成長,為了心中無法割捨的情感,她選擇留在丈夫博比身旁。直到某夜見到孩子臉上陌生的表情,她終於做了另一個選擇,為了兩人的性命而攜子離家……

幾經波折,他們終於在離家千里的小鎮定居,隱姓埋名、與家族斷絕聯繫。新環境帶來挑戰與精神壓力,卻也讓兩人逐漸忘卻過往傷痛、療癒傷痕。然而弗蘭妮明白,身為警察的丈夫終有一天將出現在他們面前,這是她最深的恐懼,卻無能驅散……

《傷痕累累》是安娜.昆德蘭的長篇力作。以一流筆法寫出發人深省的家暴主題(對暴力的恐懼、身為受害者的羞恥感、無法分割的愛恨、為人母的責任、家暴受害女性的複雜心理),情節跌宕起伏。作者以寬闊胸懷及公正客觀的態度,關注婦女命運,展現了對生活的透徹理解。

    長期受丈夫暴力虐待的女主角弗蘭妮透過一個神秘運作的社會福利團體(私下很好奇,真的有這樣的社福團體嗎),和兒子消失在紐約,切斷過往的一切,化名為單親媽媽貝思,和13歲的兒子在某個新興社區,展開無根、搖搖欲墜的新生活。

    透過書末的導讀介紹,我瞭解這本書的作者安娜.昆德蘭原來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透過記者的身份,長期向大眾傳達她對社會、政治、公眾及個人等種種議題的思索,1992年獲得普力茲獎,這是新聞工作者的莫大榮耀。然後昆德蘭離開新聞工作崗位,全心投入小說創作,《傷痕累累》這本著作於1998年出版。

    這本家暴主題的書,在文學的虛擬國度裡,作者試圖以弗蘭妮為受虐婦女的縮影,呈現她們的痛苦、哀傷、困境和勇氣,也同時丟給讀者一個問題:美國這個文明社會,為什麼救不了弗蘭妮,只能讓她人間蒸發?這個問題與許多令人心碎的問題相同,讓人無語。

    昆德蘭一步步帶領讀者進入弗蘭妮的世界,從她帶著兒子離去開始,情節分為兩條主線:一條是她如何與孩子展開新生活,沒有收入、沒有親友支持的女人要怎麼在陌生的小鎮裡,讓兒子安全幸福地成長;另一條則是不堪回首的過往,在惡夢般的回憶中,展現作者試圖傳達對受虐婦女的同情和理解,作者寫弗蘭妮的恨、痛、苦與恐懼,丈夫的暴力讓她成為世界的孤島。

    小鎮裡溫馨的人情讓故事沈重卻展露希望的曙光,新生活中出現的人物,後來成為她的摯友、她的另一半,讓這個故事漸漸有了人間的溫度。最後,違背弗蘭妮的初衷,她還是失去了她愛逾生命的孩子;上天給了她預期之外的人生,另一個愛她、溫柔呵護她的男人、另一個孩子。

    「孩子使你無法反悔你的過去,孩子是你的過去生產出來最美的果實。有時是唯一的果實。」

     但她將終其一生在尋找、在思念,那個被前夫偷走的孩子。同樣身為母親,若要我拿孩子換取後半生的幸福,我也做不到!弗蘭妮的悲哀是,一切都由不得自己。

微笑是解藥

    讀完 《傷痕累累》,內心盈滿感動與感傷。這時拿起 《幽默公寓》,看別人輕盈快樂的尋常生活,那股沈甸甸的凝重氣息才在心裡漸漸褪散。

    《幽默公寓》可以媲美 《熟女拉頸報》,都是熱愛文字的資深熟女做撰寫的生活故事。 作者妮可讓她故事中家庭的每個成員,擔任書中每個章節的主角,透過作者第一人稱的幽默觀點來看待這個家庭發生的所有芝麻小事、人生大事,讀者(我)感受到了作者對人生、家人、寵貓、巴黎的濃濃愛情。

    身為祖母級的作者,寫愛美再婚的婆婆、不斷談戀愛的小女兒、先生外遇後離婚(又被同居男友逼婚)改嫁的大女兒、三個鬼靈小怪的孫子女和她的另一半。每個人物既是配角又是主角,巴黎的孩子、中壯一代到她的姊妹好友,將巴黎濃縮到一個家庭,這個家庭即反射出巴黎人的種種特質:不完美卻非常可愛。

    一個人能將自己的生活化為一篇篇輕盈有趣的篇章,實在不容易,每個家人朋友在作者的描繪間即使充滿了缺點,也都變成不要緊的逗點,重要的是人和人彼此相愛著。看完《幽默公寓》,讓我感嘆為什麼幸福看似容易,對某些人來說又永遠無法觸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ty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