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女孩,一黑一白,短暫的生命交會,緊密深刻的心靈伴侶。

    這本書的調性,與先前和大家分享過的《謎樣女孩》、《屋頂上的凶爸爸》很接近,都是書中的主人翁在成長的過程中,雙親(或其中之一)是缺席的;這場缺席,讓憂傷揮之不去,直到主角能夠自我戰勝這樣的缺憾,繼續朝人生的前方走去。

    我承認,這樣的閱讀或許是種慰藉,透過文字所流轉的情節、情感,能夠安慰記憶中那個膽小孤單的小女孩,至少得以學會擁有悲憫的心;也幸好不論如何,我們會長大、會懂得愛惜自己、會遇見幸福。

    回頭來說這本書,女主角比較讓人意外地,設定為家境富裕的黑人女孩;另一個女孩是個外來者,短暫停留的轉學生,落魄的白人家庭。這裡有許多對比和衝突:一富一貧、一黑一白、同學間的領袖人物和學校的邊緣人。但是,女孩們有共同之處:她們都失去了母親。

    梅笠(這名字翻得不好),母親得了憂鬱症,離家到世界各地旅行,對梅笠而言,母親的存在剩下一張張的明信片。蕾娜,母親因乳癌過世,和父親、妹妹相依為命,但父親的性騷擾成為她年輕生命的陰影。

    梅笠的父親是大學教授,憎恨白人,但當他憎恨的對象延伸到社會弱勢的白人魄落戶(蕾娜的父親)的時候,有了一種荒謬感。蕾娜對生命卑微的希望:希望父親正常、希望妹妹不用經歷她的恐懼,讓梅笠同情悲傷,因為蕾娜承受的比自己更多。

    一層疊一層的憂傷,伴隨著梅笠、蕾娜跨越成人世界黑白偏見,互相依靠。最後,蕾娜為了保護妹妹,悄悄地與妹妹出走,他們本來就是邊緣人,就像春天最後的餘雪,融化了也沒人意識到。只有梅笠會思念她們。

    當世界的冷漠和摯友的痛苦湧到眼前,你就無法在緊緊抓住自己的不幸;你會學到放開、深深祈禱。故事還沒結束,後面的情節因為生命的未完成,還有希望。

    讀完這本書,就像聽完一首樂章時,那最後一個音符在耳際不斷迴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ty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